在传统营销领域,我们预测销量,通常都会用到一个相对精确的数学模型:销量=终端数量*均客流*成交率*客单价*均购买频次。如果借鉴到电子商务领域,我们大体也可以这么断论:成交率和客单价,是衡量一个B2C网站是否卖货的关键指标。借鉴到B2C,就四步:生动化、诉求、承诺、交叉陈列。
生动化:降低访客的跳出率
在实体零售中,我们通常会根据顾客行为,把客流分成三大类:橱窗客流、浏览客流和深度客流。
橱窗客流指的是经过售点门口,并留意到了售点橱窗,但没有进店的那部分客流;进店做了短时间的停留,粗略浏览了部分产品的客流,则归属浏览客流一类,在这一类中,又会根据消费者是否触摸产品,分为无接触浏览客流和浅层接触浏览客流;而那些进行了试穿、试用的客流,则属于深度客流,深度客流往往处于购买的临界点,在进行适当的导购服务和促销刺激后,通常很容易做出购买决策。
强化橱窗店头的吸引力,最大程度上把橱窗客流吸引进店,通过主题陈列让进店客流,成为浅层接触浏览客流,通过导购服务,再让其成为深度客流,并最终实现销售。这里面所涉及到的所有功课,在现代零售学中称之为“终端生动化”。
以此映射至B2C,要提高网站的成交率,第一步就是最大程度上降低网站的跳出率。网站的跳出,可分为两种,一种是一屏跳出(橱窗客流),还有一种是二屏及以下跳出(无接触浏览客流)。
一屏跳出的原因往往很简单——消费者没需求!
要想在打开网站的第1秒钟,就粘住消费者的眼球,首先是清晰地告诉了消费者,你是卖什么的;其次是在首屏尽可能展示,高关注度高需求性的商品,展示商品的需求面越广越好;最后就是首屏展示的商品,要求尽可能的有诱惑力,设计的诱惑力或者价格的诱惑力。
试想一下,当我们进入一家陌生品牌的专卖店时,一定已经从店招上,知道了这个品牌是卖什么的,而且也一定是被橱窗展示的商品所吸引进去的。
消费者既然已经被一屏吸引,并开始往下浏览,那为什么还会从二屏及以下跳出呢?抛开商品本身的吸引力因素,显而易见,陈列出了大问题。
陈列,究其目的和类型可分两种,一种是情景式主题陈列,还有一种是标准化在架陈列。
情景陈列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能自觉对号入座,产生情景化联想,联想自己拥有以后的效果,其目的在于激发需求,这一点,宜家的样板房堪称经典;标准化在架陈列,则是为了体现品类的系列化,和款式的丰满性,量贩式卖场,则属于典型的标准化在架陈列。
以此为参考,纵观目前的B2C网站,其首页二屏以下的商品陈列,犯的错误基本相同:
1.产品表现缺乏情景式体验。
B2C们的产品表现,越来越写实,越来越偷懒了,商品、商品、商品,除了商品还是商品,没有使用展示,没有场景模拟,没有情感欲望,甚至连模特都懒得用了。要知道消费者想购买的,并不是商品,而是从特定的商品中,期望获得的使用价值、情感价值。
关于情景式陈列,B2C们倒还真的要虚心学习一下,淘宝的那些女装小店们,麻豆+街拍,消费者的自我代入感十足。
2.款式陈列不够丰满。
实话说,大部分B2C网站首页的品类陈列,相当之混乱。可能是因为产品线长了,款式多了,于是大家恨不得每个类别都挑一款,堆在首页上,生怕消费者错过了什么。
这种貌似面面俱到的品类陈列方式,极大地削弱了单个款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假设首页女装区有10个产品陈列位,堆上诸如长裙、短裙、罩衫、吊带衫、热裤十个不同类别的产品,它的点击情况,一定远远低于,只放上三个类别,每个类别曝光三到四款产品的方式。
在实体零售中,按类别集中陈列,单一类别的款式越丰满销售力就越强,已经被证明是一条基本陈列原则。
诉求:激发购买潜意识
生动化陈列如期调整了,可为什么还是会有一部分消费者,到了你的网站后,依然选择了跳出?抛除价格因素外,原因大概只有一个:对你所供应的产品,消费者暂时没有需求。
这是一个很客观的回答,但也折射出目前B2C领域最大的尴尬——大家都是在直勾勾地卖货,而不是在卖需求。
卖货其实很简单,商品、价格,比谁的花样款式更多,比谁的价格更便宜。对于那些刚性需求的商品而言,这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,毕竟消费者都是带着需求、揣着钱包来的。譬如3C类产品,只要你卖的是全网最低价,又能保证是正品,而且售后也有保障,消费者自然会买你的单。
但对于那些弹性需求的商品呢?许多情况下,这些商品的消费需求往往是隐性的,可能连消费者自己都不清楚,她为什么会在浏览这些商品,或许仅仅是闲着无聊打发下时间罢了。显而易见,这时候光靠产品+价格,很难卖得出去货,平铺直叙的产品曝光,换来得就是居高不下的跳出率。
唯一能改变局面的,就是引导消费,通过对消费者潜在需求的把握,明确每个品类能提供给消费者的利益和价值,继而在最大程度上,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,这就是诉求!
我们推过一个品类——磨毛面料的床上四件套,定价549元/套。按照B2C们的主流做法,就是在首页拉个广告位,产品特写,再标注文案:冬季必备,磨毛四件套,549元/套。
但如此赤裸裸的表达,不见得能卖货,一来是产品单价已经在挑战网购的心理上限,二来磨毛面料在网购的年轻小白领中,认知普及率太低。
我们试想着或许可以抛开产品,和消费者做需求的沟通。于是在11月的第一波推广中,我们着重强调产品的价值体验:“被窝不再冷飕飕——你从未享受过的磨毛柔暖四件套来了”,产品上线伊始,出货相当凌厉。
两个月后,当销售开始会回落时,恰逢年关,我们又尝试着调整诉求方向,从自用市场转而进攻礼品市场:“爸妈的被窝暖和么?——他们从未享受过的磨毛柔暖四件套来了”,出货量V型反转。
短短3个月时间,磨毛四件套单品销售贡献逾千万元,平均成交率一直维持在5%的高位。
奥格威说:不要卖牛排,要卖煎牛排的滋滋声。B2C们,对此有何感想?
承诺:直接拉升提篮率
在B2C领域,有一个营销参数,一直被大家所忽视,那就是决策周期。
所谓决策周期,指的是消费者从注册成为会员,到第一次尝试性购买之间的时间间隔(如果能找到更好的办法,计算出某个消费者从第一次登陆网站,到第一次尝试性购买之间的间隔,则决策周期的数据会更精确)。
决策周期的统计价值,在于量化评估了B2C网站的品牌信任力。
为什么消费者从看中一件商品,到最后下单购买,需要长达数天的决策思考?为什么实体消费时,却很少看到扭扭妮妮犹犹豫豫,在专卖店门口徘徊纠结数天的情况。究其根本,还是在于信任缺失。
有些人会想,决策周期长就长吧,反正消费者迟早都会在我这买的,不是今天买,就是明天买,没什么损失。
事实上损失大了去了。
一切购买行为的决策基础,一定是冲动。我们为什么要做生动化,为什么要搞促销,为什么要极尽一切包装之能事,目的只有一个:让消费者冲动起来。
知道为什么卖场要开那么多的收银台?就是为了防止消费者在等待收银的过程中,把刚才冲动购买的商品,从购物车里拿出去;知道为什么商场的导购,永远都是很积极的代你去买单?不是服务意识上去了,而是怕你在走向收银台的那十几米路中,冷静了,反悔了。
所以,越长的购买决策周期,对于B2C们而言,就意味着越多的客户流失,他们或许会忘记了这个网站、这件商品,或许一觉醒来已经不觉得那件商品的好了,或者他们已经在别的网站冲动了一把,等等。消费者就好像沙子,不经意间,从你的手指间流走了。
如何在最大程度上,让那些已经冲动起来的消费者,缩短决策周期,马上提篮出价?办法也只有一个:承诺!大胆而真诚地承诺!打消他所有的信任障碍!
你敢承诺,我就敢买!
交叉陈列:拉高你的客单价
关于单位消费者价值最大化,传统营销经典中有两个关键指标,一个是终身贡献,还有一个是单次贡献。如果说终身贡献,是由产品线宽度、产品品质、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决定的话,那么单次贡献,则直接考验网站的销售力,推大单的销售力。
推大单对于B2C的价值,可不仅仅在于那点销量贡献,更重要的是,它几乎可以左右B2C们的赢利空间。只要客单价足够高,并且产品毛利率适当,使得单位订单的毛利,能大于单位订单的生产成本、广告成本、运营成本、和所分摊的管理成本,B2C们应该断然不存在赢利的困局,至少我们两年前在上线大半年以后,已经开始结构性微利了。
推大单的方式通常有三:
第一种,组团立减。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网购小白领们,在办公室里的小圈子,1件原价,2件9折,3件8折……只要有价格诱惑力,且数量门槛不太高,小白领们是很愿意在办公室组织小团购的。
第二种,满额促销。这种方式比较好操作,全场满200免运费,满300送礼品等皆属这个范畴。千万不要小看这种简单的满额促销方式,它对提高客单价的效果,简直称得上是立竿见影。
第三种,组合推荐、捆绑促销。这种方式比较考验产品经理们对市场的洞察力,什么加什么立减多少元,什么加什么立送什么礼品,形式很简单,难的是这两个相互捆绑的商品,在选择的过程中,一定要兼顾产品的关联性,和消费者的组合需求性。顺便说一句,目前B2C们通用的“买了还买了,看了又看了”推荐系统,普遍采用系统自动计算,缺乏人为的引导和干预,效果实在很一般。
总之,加强生动化,降低跳出率,强化需求引导,再借助点促销的杠杆作用,把网站的基本功做扎实了,销售倍增其实并不难。
相关推荐
有过网上购物经验和使用过网上支付方式的人都知道,最怕碰到钓鱼网站把钱给骗走了。据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发布的最新数…
传统零售巨头纷纷触网,银行网上商城卖水果。…
迷茫: 小店生意本来还可以维持生计,人流量稳定在1000左右,自从7月8号排名规则改版后,人气最多300 醒悟: 发现定制的自…
通过朋友的一些介绍,我了解到一般在这边卖服装的很多都是在广州进的货,想开好店的话,货源是非常重要的,有了好的货源…
现在做分销的网站比较多,但是整个分销市场有比较正规的,也有一些比较混乱的。那么分销平台有哪些正规平台呢?下面销…
微信分销的模式可以帮助商家突破传统零售行业的局限性,商家只要两其利用得当,也能迅速让自己的店铺流量和业绩迅速上…